地址:北京市密雲區高嶺鎮政府辦公樓
王經理 13393261468
Q Q:514468705/1049705527
郵箱:jhcxkj@163.com
如今很多企業都將業務搬到了公有雲上,並且對外宣稱享受著雲計算帶來的紅利,但有些隱性的IT支出並沒有被企業所重視,稍有不慎就會多付錢。
作為一項係統性工程,IT雲化不是買幾台服務器就可以,也不是單純將物理機架在虛擬機上。要知道,不僅各自係統之間會有隔離,網絡層麵也要涉及複雜的拓撲關係,而且應用兼容性的話語權也掌握在不同的軟件開發商手裏,這些因素能否發揮聯動作用,需要在遷移之前做好規劃。
一個例子是,Adobe的軟件軟件團隊曾在采購前對雲成本的預算是每天8萬美元,最終付出了50萬美元,而且出現類似狀況的企業不在少數。在企業采購雲服務時,會通過對工作負載所需的實例預留、租用費率等因素做出預估來統計可能出現的成本賬單,這就需要采購部門對雲產品的定價策略和使用需求進行分析。
不過像大型的雲服務商,他們的產品組合和SKU體係較為龐大,數以萬計的定價組合是常事,那麽在使用的時候怎樣做到按需所取,在後續運營的時候又怎麽樣對產品的額外使用進行限製,就成了讓業務團隊頭疼的事情。
一些雲廠商在預銷售雲實例時會給出折扣激勵措施,吸引用戶采購部署,但企業內部的工具往往無法對外部產品的使用進行準確估算,這些計費工具會由第三方工具提供,例如VMwareCloudHealth可以對企業所用的雲平台在數月內的購買RI進行統計,並算出這些實例的運行周期。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多數企業願意為了核心業務付出額外的風險成本,但在跨組織開發時仍不宜過多消耗。
對於采購者來說,不能隻關注服務的初始購買價格。雲服務商會按照客戶提供的業務數量和使用情況來分配計算資源,後續也會有按秒計費等功能。不過隨著數據的爆發式增長,相應占據的網絡、存儲、計算資源也會水漲船高,使得開發者要針對實時情況對應用做出調整。這樣一來,新服務的使用必然伴隨著成本的增長。
除了放棄不必要的存儲數據,資源的有效利用也能從開始省下不少錢,比如砍掉多餘的雲服務器、停掉測試中的虛擬機、讓連接永續以免付出斷線的連接成本。以存儲為例,這應該是可以顯著削減成本的一個方法,通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策略,可以對文件存儲、備份、存檔等行為做出帶寬消耗和存儲量的估算。
此外,安全也是繞不開的話題。傳統的防火牆等安全和防護係統多是針對網絡和主機的邊界進行檢測,對未知威脅和已有漏洞缺乏足夠深入的解析能力,而在雲計算環境中是沒有拓撲邊界的,一個基礎設施會承載多個業務係統,虛擬化之後的某一個業務層的虛擬機有一定概率不在同一個安全區域之下,虛擬彼此之間的數據交換也不被外部網絡可見。
如果是依靠單一方案,是難以阻止像APT這樣的威脅,因為動態檢測往往會用於攻擊過程中的異常響應,而受攻擊前後仍需要流量監視和回滾技術去發現潛在的風險。多數企業對潛在的網絡威脅缺乏可見性,並且難以具有識別或處理風險預警的能力。如果是傳統的方法,員工隻能通過優化算法和數據模型來加強準確性。有了雲原生的環境,企業在分析數量流量時就可以調用CSP的開放接口,在不影響業務運行性能的前提下,結合數據進行預測或風控。
不管以什麽形式上雲,對雲計算的使用隻有做到了如指掌才能讓雲服務使用的經濟實惠。
來源:小宝探花视频在线观看 http://www.ywyd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