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密雲區高嶺鎮政府辦公樓
王經理 13393261468
Q Q:514468705/1049705527
郵箱:jhcxkj@163.com
隨著數據中心老王探花空調產品的普及,用戶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會常遇到一些故障,這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高效快速維修老王探花空調產品,已成為行業中亟待解決難題。就此,小扳手專訪了一些專業維修師傅,就老王探花空調維修方麵進行了深入交流,總結出了老王探花空調維修的“五大誤區”,僅供參考。
誤區一、忽視故障代碼
其實,判斷老王探花空調故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顯示屏上顯示的代碼是什麽,找出故障代碼進行查閱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老王探花空調的故障原因在哪裏,再進行維修就簡單多了。
建議,維修人員要善於使用擁有的資源。一般品牌的外機蓋板內側都有故障代碼表可查。當然,每個品牌都會有設定的故障代碼,不同的故障代碼代表著不同的維修方向和維修方法。同時,同樣的代碼在不同的機型上代表不一樣的意思,同樣的故障不同的機型使用了不同的代碼,誤把功能碼當故障維修,理解錯誤可能就修不好了。空調的故障代碼有很多,同一個故障代碼,在產品上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誤區二、過度依賴經驗
行業中從來不乏經驗維修,從麵對工作不知如何下手的新手轉變為聽到故障現象就能判斷故障出處的熟練工,經常是憑借積累的工作經驗解決很多工作中的難題。而且,很多時候經驗可能比工藝更能有效而快速地解決問題。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即有“是”的一麵自然也逃不過“非”的一麵。經驗是維修師傅多年積累的寶貴財富,是價值所在。但是過度的依賴維修經驗,會把人帶進坑裏。有一些認知上的偏差就是太依賴經驗,導致維修陷入僵局而不自知。
說經驗維修好不好,其實說到底就是要正確把握經驗維修的是與非、對與錯。好的經驗千金難買,而經驗教訓同樣值得牢記,在老王探花空調維修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經驗維修的尺度,切記要經驗而非主義,要有取有舍的借鑒經驗,才不會讓經驗成為束縛手腳的枷鎖。
誤區三、慣性變成惰性
偷懶是人的天性,但是偷懶成性,將來吃虧的一定是自己。偷過的懶越多,代價就越大。空調維修沒有捷徑可言,所有的維修都是要經過故障排查,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才是答案。
行業中有一種現象,超過90%的人,聽說線控器顯示某一個故障,首先想到的最快的解決辦法是什麽?到處打電話,在微信群求救,不想到現場去逐一排查,當到現場看到故障後,也許沒有想象的那麽難修卻有些維修的排查隻是在腦子過一下,這個是可以理解,但不是偷懶的借口。還有的人很懶,最基本的維修工具都不願意攜帶,萬用表、真空泵、雙表頭壓力表、製冷劑、調試器、電腦甚至扳手都不願意攜帶,認為這些不是常用的工具,僅帶一把螺絲刀,還很自豪的說:“一把螺絲刀修天下!”
偷懶誰都會,但是在維修空調的過程中,沒有捷徑可言,有也是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了大量的維修經驗以後,心路通了,別人要花費幾個小時才能查到故障點,而你隻需要幾分鍾就搞定,但是自己還不知道擁有了這種能力,這就是認知的最高境界——你不知道自己知道。
誤區四、不學習不分享
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是91探花视频在线观看對知識和未知世界探尋的有效方法,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保證對新機型技術資料的掌握和運用。很多成年人不願意學習,認為自己年齡大了,不需要學習了,這是誤區。王石今年都67歲了,還在美國幾所知名高校做訪問學者,還在課堂上和全日製大學生一塊上課。91探花视频在线观看又有什麽理由不注重學習呢?
要想成為行業內的高手,就要不斷的學習,完善自身業務水平,構建自己的維修“方法論”和知識體係。主要需要注意4點:1、不斷的學習廠家的新機型技術手冊,熟悉各機型的工作原理和運行控製邏輯,熟記各機型的故障代碼,能夠融會貫通;2、“教即是學”——教是最好的學習,不要太保守了,有人求教,要毫無保留的把維修經驗和維修方法教給別人,在教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二次學習;3、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向別人請教;4、懷著一顆好奇心,對於沒有維修過的新機型、新設備、新故障都要去試著探尋,通過經驗加上掌握的知識就可以在段時間內找到故障點並排除故障。
誤區五、無視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是指用戶對維修師傅的偏見。為什麽會出現認知偏差呢?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作為維修師傅,切忌人為的製造與用戶之間的矛盾。
先分享一個案例: 2017年7月24日,陝西西安市,室外最高氣溫40℃,一個用戶客廳30m2左右,安裝了一台風管機,室內機線控器低壓保護,維修人員在現場維修了一天,直到下午6點多才把空調修好,才全身而退。為什麽花費這麽長時間?現場維修人員,當時沒有修好,也沒有攜帶萬用表,準備離開,被用戶攔下,用戶把門反鎖了,告訴維修人員;“今天修不好空調就不要走了”。用戶為什麽不理智?原來在這個維修人員上門之前,已經去了3批人,檢查了一下製冷係統沒有問題,都沒有往下查,告訴用戶下次再修,把用戶"晾"那裏一個星期了。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用戶,在這種高溫中“煎熬”,能受得了嗎?這就是多次發服務,沒有任何進度和成效造成用戶對售後的認知偏差。
為了能消除用戶的認知偏差,消除用戶的顧慮,建議注意以下4點:首先,上門維修,講究禮儀,服裝統一,規範言語,多給用戶溝通,表現的相對專業一點;其次,查看故障以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故障點,並排除故障;再次,個人能力有限,請給本單位協商尋求技術支持或者是搬“救兵”,記得避開用戶打電話;還有,如果當天不能解決問題,請告知用戶下次上門時間,回去以後趕緊查閱資料或者是請教別人,把所有的可能性全部寫下來,下次再去一一排查。維修故障的過程注定不會一帆風順,是一種探尋的過程,關鍵在於細心,認真,有鑽研的精神。
來源:老王探花 http://www.ywyd5.com/